抓住“需求”这个关键词,轻松get非暴力沟通技巧

大家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个热门话题——非暴力沟通。你是否曾经遇到过与他人沟通时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是的话,那么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文中,我将以轻松愉快的语气为大家介绍非暴力沟通的基本要素,帮助你们更好地维护与他人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达到我们的需求吧!

 

2007年《泰晤士报》报道了一个狼孩在丛林中偷吃伐木工人米饭吃的时候被抓住,之后一个男人认出这个狼孩就是自己失踪了18年的女儿。他们把狼孩带回医院,给她剪指甲,洗澡,抽血体检,但是狼孩拒绝人类的靠近,一心想要逃回丛林中。

因为她完全听不懂人类说的话,无法与人类沟通让她极度没有安全感。逃回丛林中,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回到她认为可以沟通的“同类”中成为她的第一本能。由此可见沟通是多么重要。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耄耋老人,人的一生几乎都在不断地沟通——沟通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人类有自己的语言,其他动物也有我们听不懂的语言,但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是有成效的,能够达到目的的。只有真正进入人心的沟通才能起到它该起到的作用。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神奇平和的沟通方式。

图片[1]-抓住“需求”这个关键词,轻松get非暴力沟通技巧-猎天网

 

书中总结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想要轻松做到《非暴力沟通》,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词:需求——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需求。想要明确对方的需求,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倾听和观察,而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就能正确、平和地表达请求,这正好涵盖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一、了解对方的需求就是号准问题的命脉,只要号准命脉才能找出症结,给出正确的处方。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带有一种需求。尊重并满足对方的需求别人才会尊重我们的需求。 —— 陈安之

每一次沟通都是有目的的,而且各自的目的不同。很多的争吵或者无效沟通都是因为目的不明确或者在沟通的过程中目的被“歪楼”了。沟通双方的目的本质就是个人的需求。

妹妹在一个教育集团工作,有一次她和我提起他们学校里的一个德育老师和学生的故事。今年因为疫情学生在家里上了近3个月的网课,开课后,有一个本来是全班前十名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得了抑郁症。

图片[2]-抓住“需求”这个关键词,轻松get非暴力沟通技巧-猎天网

 

原来这个学生在家里上网课的时候,跟同班同学聊天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说不怎么认真上课,甚至不上课,于是她就真的在家玩,不上课。等开学一考试,别的同学都是认真上课学习的,只有她当真没学习,成绩一下子就落后了。她感觉自己被骗了,再加上成绩落后一大截,就出现心理问题了。

最后她不得不休学一年,回家治疗。在休学期间,她的德育老师始终坚持定期联系她和她的家人,开导她。每一次跟她沟通的时候,德育老师都避开成绩,从她的学习日常和为人肯定她,告诉她:你很好,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有能力,有主见,挫折都是一时的,爬起来一切挫折都不过如此。

这个德育老师说:她只是暂时想不开,虽然高中学习很紧张,但是她现在最需要的是重建对学习的信心和对自己的肯定。虽然我也很着急让她赶紧恢复,回到学校重新投入学习中,但是她现在最不需要的大概就是感受学习的紧迫。

最后,她终于在家人和老师的鼓励下恢复过来,重新投入学习中,并且以良好的状态不断前进着。

如果她的德育老师没有真正明确她当下的精神需求,一味着急她的学习,在沟通中不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估计会给她增加又一层心理负担,那她真正重建信心就真的遥遥无期了。

每一次的沟通都是奔着解决一个问题去的,而一个问题就像是一个病症,了解对方的需求就是号准问题的命脉,只有号准命脉才能找到症结,给出正确的处方。

二、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就像摸透自己的“心房”,亮出鲜明的旗帜才能通过沟通达到目的。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排序整齐的房间,所有你觉得“必须的”和“不可以”的事物分别陈列两边,它们井然有序,泾渭分明,平静无波。一旦外界的某个人、某句话或者某件事打破了这个平衡,你就会条件反射用暴力来寻求或者维持原来的平静,这个暴力可能是行动上的、言语上的热暴力,也可能是冷暴力。

图片[3]-抓住“需求”这个关键词,轻松get非暴力沟通技巧-猎天网

 

当又一次找不到电视遥控器的时候,我忍不住发飙了:“儿子,遥控器到底放哪里了?为什么使用完不能直接放回茶几上,到处乱扔,每次都要找,你知不知道有多烦!到底放哪了?”

儿子生硬又烦躁地回我:“不知道!”

茶几上堆积着玩具、水果、书本,沙发上有空调被、好几个抱枕,还有他的书包,我越找越不耐烦,就生气地说:“你的书本、玩具、书包能不能及时拿回房间放好,散得到处都是,搞得一团乱,你自己看像不像话?”

一场口舌大战一触即发。

有多少沟通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已经变了味,从沟通变成了争吵?这些暴力沟通除了伤心、伤感情外,基本都是无效沟通,根本达不到目的。

我为什么这么烦躁?因为我喜欢整洁,喜欢井然有序,但是儿子随手放置东西导致的杂乱让我失去了心中的秩序感和宁静,于是我开始了暴力维护。如果我能一开始就明确自己内心的需求——保持整洁和物品的秩序,并且直接告知他他的行为带给我的不舒服感受和我的需求,那么他就能明确我们之间这次的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做出最有效的配合和改变。

但是因为我没有明确自己内心的需求,在表达上又走了相反的路,以致他无法从我的言语中找到我需要他配合的点,最后我不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让事情走到了一个很坏的极端——争吵,伤害彼此的感情。

法国思想家蒙泰涅: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我。

对自己的“心房”了然于胸的人才能在每一次沟通中,亮出鲜明的旗帜,使用非暴力沟通轻松让对方明了自己的需求,从而轻松达到沟通的目的。

所以,每一次沟通之前,问问自己:在这次沟通中,我内心的需求是什么?我要达到什么目的?

三、抓住关键词,懂得适时闭嘴和正确开口,非暴力沟通轻松get。

1.学会倾听和感受,“望闻问切”才能号准对方的命脉。

霍姆斯:讲话犹如演奏竖琴:既需要拨弄琴弦奏出音乐,也需要用手按住琴弦不让其出声。

会说话的人往往都是先学会闭嘴的人。

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是一个倾听的好手!通过巧妙的提问和肯定/、鼓励让咨询者源源不断地说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最后通过专业的辨别和分析给予他们最适合的意见或者建议。

图片[4]-抓住“需求”这个关键词,轻松get非暴力沟通技巧-猎天网

 

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也一样,每次的非暴力沟通都需要我们暂时化身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认真倾听和感受,明确对方的需求。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学会倾听才能明确对方内心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书中提到:学会倾听就必须避免以下的倾听误区: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也就是《论语》中说到的: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要想号准对方的命脉,就必须在倾听的过程中避开误区,学会察言观色。

2.学会平和地表达,温柔的力量永远比暴力更强大。

最近网上有一个非主流话题引起了百万网友的注意:越大越喜欢跟平和温柔的人相处。

跟平和温柔的人相处就意味着不用担心因为某一句话而引来暴戾的反馈。

正所谓: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好话坏话都可以出自一个人之口,但是听的人却有天差地别的感受。坏话就像一个耙子,在听的人的心上留下可怖的齿痕。

号准对方的命脉时需要平和的表达,对方才愿意准确展露他内心真正的需求;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样需要平和、准确,任何嘲讽、抱怨、反话等都只会适得其反。

非暴力沟通的宗旨就是要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通过平和的沟通使人获得爱、和谐和幸福。因此在倾听和感受之后,明确对方和自己的内心的需求,再通过正确的、平和的表达,最终轻松做到非暴力沟通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图片[5]-抓住“需求”这个关键词,轻松get非暴力沟通技巧-猎天网

 

结语:

沟通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但要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并不容易。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并且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非暴力沟通教会我们倾听和感受,以及平和地表达,让我们拥有温柔的力量。希望大家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轻松get非暴力沟通技巧,满足自己的需求,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美好!

THE END
点赞1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