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你知道什么是红歌吗?
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韵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节奏感。
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
“红歌”是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大天朝)特有的政治和社会现象,泛指歌颂社会主义祖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歌曲。
由于红色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红歌”自然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政治取向和意识形态。所以诸如《马赛曲》、《星条旗》等不能称之为红歌。
“红歌”不是抽象的革命口号,更不是单纯的政治符号。它能够广泛流传而且经久不衰,首先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红歌”的创作源泉是民歌,这就决定了它为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从井冈山时期的江西民歌、延安时期的”信天游”,到祖国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满怀豪情,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歌构成了”红歌”多样化的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都能在”红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音调。这就使得”红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红歌”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质朴。质朴是民歌的特色,来自于民歌的”红歌”不仅继承了这一特性,而且将其发扬光大。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和娱乐之中,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讴歌了祖国,讴歌了人民,讴歌了党,以直截了当的叙事抒情发挥感人的力量,闪烁着艺术光芒。
“红歌”还具有时代性。产生于不同年代的”红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非常贴近生活。其歌词内容固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革命、建设与生活实践,呈现出特定的时代性;其旋律也莫不反映那一时期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如战争年代的《小放牛》、《游击队歌》、《东方红》等,建设时期的《我的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十五的月亮》、《祝福祖国》等。
好了不说了 听歌
五首经典的“红歌”,你会唱几首?
第一首:《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作词、作曲,它是一首爱国歌曲。歌曲创作于1950年9月,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195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歌曲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1989年,歌曲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第二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由芦芒、何彬作词,吕其明作曲,牟青演唱的歌曲,1956年作为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发行。2017年12月,吕其明凭借该曲及《红旗颂》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综合类最佳创作奖。吕其明在作曲时,想起了他见过的身穿便衣,扎着子弹带,手拿套筒枪或大刀的游击队员的形象,采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调式落音、音调。
第三首:《东方红》
《东方红》是一首大合唱演唱的歌曲,由李有源填词,焕之作曲。歌词内容: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嗨哟,领导我们向前进,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嗨哟,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那里人民得解放。主要在讲述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第四首:《 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是张也演唱的歌曲,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歌曲发行于1997年4月1日,收录于专辑《走进新时代》。1999年,《走进新时代》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歌曲旋律动人正气、歌词真挚朴实,充满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无限智慧,表达对国家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和尊敬之情。
第五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1943年由曹火星创作、霍勇演唱的歌曲,收录在专辑《我是一个兵》。原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据称是经过了毛泽东的修改,添加了一个“新”字,并作了小幅度的改动。从此这首歌成为我们每日挂在嘴边的歌曲。
人们欣赏“红歌”,不仅能得到感官上的享受,愉悦身心,而且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感化和教育。“红歌”既是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绝佳载体,也是进行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好形式。大家听了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这五首经典的红歌,你会哼唱几首呢?
暂无评论内容